大班椅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大班椅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当前正是中国企业出海并购的黄金时间

发布时间:2021-01-21 17:04:18 阅读: 来源:大班椅厂家

当前正是中国企业出海并购的黄金时间

编者按:从金融危机到欧债危机,很多人认为中国企业海外“抄底”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中国的企业,包括民营企业,纷纷涌向海外,渴望“海中拾贝”。然而,事实却远未有想象中的简单,资本雄厚的国有企业因其“中国政府”的标签而深为欧美所忌惮,而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也不具备吞并、经营欧美成熟企业的实力,加之瞬息万变的国际经济环境,经常令我们错失良机。中国企业“走出去”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海外投资战略?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我国境外经营规模、资产份额急速增长。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海外并购的整体成功率不高,国际化经营能力普遍不足、一些企业在国际市场恶性竞争十分严重等窘境始终困扰着企业的国际化步伐。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国际化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危机孕育“出海”良机  “在欧美债务危机之后,海外资产尤其是欧洲企业的价格非常便宜,当前正是中国企业出海并购的黄金时间。”理特管理顾问公司首席执行官Michael Tram近日表示。  据清科研究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海外并购所占份额逐步提升,呈现较强的增长态势。2011年10月中国共完成了11起海外并购案例,占比13.3%;披露金额的案例数为6起,交易金额3.83亿美元,占披露总额16.2%。主要分布在机械制造、连锁及零售、能源和矿产等行业。其中,卧龙电气集团以约1亿欧元成功收购了奥地利ATB驱动技术股份公司97.94%的股权和全部债权,是10月交易金额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例。  另据德勤发布的数据,2011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为75笔,比去年同期增加2笔,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市场越发活跃;2005年中国占全球并购交易量的4.6%,2011年上半年度,这一数字已上升到8.2%。与此同时,中国海外并购在国内并购案例中的份额也在上升,占中国2011年上半年度交易总额的近15%,在2005年这一数字仅为9.7%。  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海外并购的交易量达到170亿美元,预计下半年,海外投资总额将达到此数值的2倍。此外,中国并购交易占全球并购交易比重持续攀升,上半年数据显示,来自中国的资本占全球并购交易量8.2%。  在这场大并购的浪潮中,资本雄厚的央企无疑走在了前列。  今年6月,国资委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召开了专门针对央企“走出去”的工作会议,对央企“走出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会中,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央企“走出去”的三大任务,一是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二是增强全球配置资源能力,三是打造跨国企业集团。  据国资委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100多家中央企业在境外设立了子企业或管理机构,纯境外单位资产和营业收入迅速增长,境外资产总额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接近央企约21万亿总资产的五分之一,所有者权益为18445.4亿元。  从行业来看,能源和矿产成为了央企逐猎的对象。以石化行业为例,中国企业2009全年共宣布13起石化行业收购,除2起在非洲的资产收购因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行使优先权而未竞购成功外,11起获得成功,交易金额近160亿美元。  在2010年上半年中国十大矿业海外并购交易中,中央企业占据6席。而2010年上半年中国的油气业海外并购交易主体全部为中央企业。主要项目除中国石化71.39亿美元收购雷普索尔公司巴西公司40%股权、中国石油联合壳牌能源公司23.7亿美元共同收购澳大利亚Arrow能源有限公司外,还包括中化集团以30.7亿美元的价格从Statoil公司收购巴西海岸附近Peregrino油田40%的权益、国家电网公司9.89亿美元收购巴西7家输电公司及输电资产30年经营特许权项目等。  央企“走出去”阻力重重  据中国企业联合会近期发布的《2011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500强企业规模持续壮大,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国际化水平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仍未得到实质性解决。  报告显示,中国企业500强中填报海外营业收入指标的272家企业2011年海外营业收入总额仅为3.46万亿元。同沃尔玛、GE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国的跨国指数却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数据显示,这272家大企业的跨国经营指数为8.1%左右,远低于联合国公布的全球跨国公司100强的平均跨国经营指数64.7%,也远低于同属“金砖国家”俄罗斯的54%、印度的41%、巴西的40%。  不仅如此,在规模实力、人均销售收入、利润率、资产收益率等方面,即使进入世界500强的央企,也与同行业的跨国公司存在一定差距。以石油石化行业为例,以榜单上排名前三名的跨国石油公司壳牌、埃克森美孚、BP来看,2010年销售收入分别为3781.52亿美元、3546.74亿美元、3089.28亿美元,而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的销售收入均未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此外,由于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多数国企至今包袱多、负担重。目前,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的人数分别为64万和167万,超过了排名在他们之前的三家跨国石油巨头的人数之和,人均销售收入和利润等也落在其后。  一边是国内企业纷纷“出海”,投资规模急剧扩大、资产份额快速提升;另一边却是一宗宗“触礁”案件接踵而至。  据德勤2010并购报告统计,超过50%的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未取得成功,无法达到增值的底线。  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排名更能说明问题,在全球128个参与排名的国家中,2003-2005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出绩效指数为1.139,全球排名第67位,而该指数2007年以后再次下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绩效非常低,意味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不高、效益较差,严重缺乏海外投资的所有权优势。  “中央企业 ‘走出去’还在蹒跚学步阶段。”国资委国有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张德霖在近日举办的中央企业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 “我们虽然交了很多学费,付出了很大代价,但是未来的路还很坎坷,中国企业‘走出去’将面临着和遭遇到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多和更严峻的挑战和风险。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市场经济发育还不成熟,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企业法制和整个法律制度建设还不周全。”张德霖认为,尽管今年有38家央企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规模很大但是很散,缺乏两样东西,一是核心技术,二是核心竞争力。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现状也引起中央决策层的高度关注。国资委今年年中紧急下发了《境外资产监管办法》和《境外产权管理办法》两个规范性文件,文件中确定了央企的“责任主体”地位,凡是因管理不善导致国有资产损失的各级企业负责人,必须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将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民企出海嬗变中前行  借助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机遇,在国有企业利用其雄厚的资金驰骋海外的同时,中国的民营企业近年来也踏上了海外并购的“征途”。  数据显示,2010年,民营企业500强“走出去”稳步发展,累计共有137家企业开展了海外投资,投资企业和项目592个,海外投资额达61.77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174%,2010年民营企业500强兼并收购海外企业的事件明显增多。  纵观我国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民营企业在出口、海外投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民营企业出口年增长20%,2010年民营企业出口额达4812.66亿元,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对外投资不再限于非洲、拉美等欠发达地区,而是包括金砖国家、欧洲、大洋洲、北美、日韩等众多国家;通过收购海外能源矿产资源来满足国家对能源资源持续增长的需求已成投资新趋势;敢于收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际著名品牌,显示了中国民营经济走向世界的强烈愿望和实力。  业内人士认为,民营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以上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近年来,一系列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政策相继出台,为民营企业的梦想插上了翅膀。例如,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认为,“走出去”投资不是国有企业的专利,应该有更多的民营企业“走出去”,民企也更应该适应新的市场空间、国际惯例。今后5年,重庆市要花300亿美元到海外投资,届时既可以占领世界市场,又可以把本土经济搞好,一举多得。  其次,相比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风险研判与承担、体制机制的灵活性以及在“蚂蚁搬家”的渗透性方面都具有先天优势。一些国家对于中国国有企业并购具有政治上的担心等等,都限制了国有企业的跨国并购,而民营企业的产权一般比较清晰,经营管理机制比较灵活和独立,在跨国并购时更容易操作和被接受。  第三,金融危机使被并购企业东道国市场准入壁垒降低,整体并购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从长远计,中国企业要想真正“走出去”,还得寄望更多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民营企业。  从六方面修炼内功  对于当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所遇到的种种困境,专家建议,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创新财税制度,通过财税政策调整,增强企业资金实力,创新金融服务体系,改善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完善企业“走出去”的信用担保制度,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创新社会保险制度,扩大对“走出去”企业和人员的保险范围,为境外企业和人员的财产、人身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创新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交互式公共信息平台。  其次,通过多边、区域、双边的对话与交流,建设共同抵御风险、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反对投资保护主义的国际合作机制,打造有利于企业“走出去”的国际环境。尽快建立境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  第三,吃透国家参与签订的各种国际投资保护协定,在企业投资发生风险后,积极寻求国家主管部门和相关国际机构的帮助。  第四,大力推动中介机构建设,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企业“走出去”的积极作用。针对我国目前中介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水平低、功能不全、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应出台一些特殊的支持政策,促进中介机构的成长壮大。  第五,大力培养和引进国际化专业人才,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智力支持。  第六,创新金融政策,鼓励民营企业海外抄底。现在去海外抄底有很好的时机,政府甚至可以成立一个有国际资本参与或参股的中国海外联合收购基金,把国际上有名的PE也吸引进来,利用“外资”去收购合适的“外资”。另外,政府应该帮助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海外抄底”。许多优秀的民营企业甚至比国企经营更务实、策略更灵活、更富有效率,但却不像国企那样拥有雄厚的资金保障。政府是否可以考虑出台政策,让民营企业可以用房产、企业资产等做抵押,获得资金进行海外并购和投资,并在税收和人才招聘上提供方便。  此外,外汇储备也可以成为帮助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对于应付临时性国际支付和稳定汇率所需要的水平已经绰绰有余,我们应该扩大外汇储备运用领域,提高投资收益,除购买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类产品、大宗商品、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之外,尽可能鼓励我国大型企业走出去,扩大海外商业性投资。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是激进还是渐进  审慎与决断,传统与创新,借鉴与超越,认同与颠覆,是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所需要体味的微妙平衡  在欧美实施并购,中国背景在很多情况下是宝贵的资产。如政府支持、公司财力等方面的相对优势——这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表现得特别突出;中国公司还有一个可与欧美公司作交换的特殊筹码,即中国本土市场的优势——这在全球化竞争的行业表现得尤其明显。  对一般竞争性行业而言,成功国际化的前提往往是国内市场的稳固地位。很难想象一个在中国市场都难以立足的公司能够征战欧美,在成熟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东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也是在国内市场站稳之后:2000年左右,东软香港、美国和日本公司相继成立。十年后,东软国际化再次发力:2009年欧洲公司成立,在芬兰的收购获得成功。如果说十年前的国际化以开拓市场为主要目的,那么新一轮的国际化则服务于东软全球竞争力布局。  循序渐进的海外拓展策略有助于逐步培养人才、积累经验,并有效控制风险;相反,激进的、一步到位的国际化策略往往被机会主义的动机所驱使,与公司利润和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背道而驰,蕴含着巨大的风险。  如同投资区位选择上的由近及远,投资规模决定上的由小到大一样,不同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也为企业提供了“渐进式”国际化的种种选项:譬如先出口,后投资;先合资,再独资;先小规模新建,再大规模并购——其原则无外乎稳扎稳打,次第推进,先易后难,边做边学。  新建与并购似乎是中国企业投资欧美时面临的首要取舍;而就业和劳工始终是欧美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关注的主要问题,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更是如此。并购与新建投资不同,它本身并不直接创造就业,甚至可能对已有岗位带来威胁;而来自低收入国家的收购者更可能加重工会等有关利益集团的关切。因此,对中国投资者而言,是否可以从新建项目入手,从创造就业开始,在投资目的地安营扎寨后,再以当地分支机构为主体通过并购进一步发展呢?我们要求在中国的跨国公司本土化,而中国企业投资欧美是否也该尽量塑造一家本土公司的形象,以减轻方方面面的顾虑和防范呢?渐进主义投资哲学的背后,是追求双赢的经营智慧。  万向集团的国际化就经历了从早期在欧美设立销售公司,到之后开展并购的过程。万向在欧美的并购扩张始于1997年对一家英国轴承公司的收购,其后渐入佳境,在美国汽车配件行业收购屡屡得手,直到2007年收购福特零部件业务。从OEM起步,自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延伸,“万向模式”是中国本土公司渐进国际化的又一范例。  通过系列并购走出去,其实也有一条渐进之路可供选择。对面临人才和经验短板的企业来说,从小项目开始,边做边学,逐渐做大,不失为积累经验、培养人才的聪明做法。中化集团即为一例。公司在海外油气田收购中贯彻了“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保证了项目成功率。  渐进与激进是相对的,与企业的规模、实力、目标及外部环境都有关系。相较于稳扎稳打的渐进模式,激进策略带来的往往是战略上的冒进和风险。然而,在特殊情况下,相对激进的策略可能成为企业国际化的合理选项。激进策略奏效的条件在于特殊的外部环境,在于“时”,在于“势”。来自中介机构的收购目标推荐,其中真正具有战略性的目标很少;而对公司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目标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大变局的发生——这是“时”的含义。企业国际化的战略空间受制于外部环境,战略选项受制于自身实力,超出这些限制追求跃进,往往事与愿违;然而,如果企业面临庞大的外部资源可资利用,外部力量可以调动,那么某些看似“激进”的决策则有了合理性的基础——这是 “势”的含义。  全球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正常情况下,知名品牌、先进技术等中国公司亟需的战略资产,欧美企业一般不会拱手相让。但是,危机发生后,西方国家产业重组,原先不可能卖的,现在卖了;股市下跌,资金短缺,原先只肯高价卖的,现在打折了——此“时”也。反观中国国内,经济高速增长,政策相对宽松,用于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金融实力巨大—— 此“势”也。  中国企业投资欧美,在西方跨国公司的大本营站稳脚跟,这只是第一步。与主流跨国公司同台竞技,渴望超越的中国公司需要战略级创新。熟悉游戏规则,按牌理出牌,中国企业充其量只是合格的竞争对手;在与强大对手的博弈中制胜,则需要作棋局、争先手、出奇招的智慧和胆识。  笔者认为,审慎与决断,传统与创新,借鉴与超越,认同与颠覆,是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所需要体味的微妙平衡。正如中国古代兵法中“正”与“奇”的关系。以正谋攻,以奇制胜,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